近日,中共河南省委主管主办的《党的生活》杂志2024年第12期(下),刊发我院党总支书记张培彦的署名文章《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全文如下:
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到的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核心,以高科技和高效能为特点,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三大要素之一,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专注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形式,其高质量发展将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动力。
一、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生产力的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是技术体系与经济、政治、教育体系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赋能新生产力,就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一体、两翼、五重点”的工作任务,其中“一体”指的是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河南省已经出台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河南省职业院校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调整优化方案》等文件,职业院校积极与“7+28+N”重点产业链对接,推动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匹配,初步构建了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需要多层次、多维度、多学科的教育教学体系作为支撑。具体到实践层面,就是要构建本科、专科和中等职业教育3个层次相互协同、互为支撑的全方位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河南省已建立起了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河南职业院校在国家级技能大赛、“双创”大赛、“挑战杯”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充分展示了河南职业教育的高水平,为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贡献了力量。
以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为基本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育人模式,应当紧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专业布局。这种模式需要积极与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并提前对未来产业进行布局,专注于新质人才的培育和培养。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模式。这些模式紧扣未来产业的技术需求,旨在构建一个由政府、学校、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多方资源整合,多维目标实现的职业教育改革新方向。河南省依托产业园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已经成立了17个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以及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这些平台的有序推进为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
新时代,职业教育需要深入研究、开发与应用新兴技术,实施教学模式创新,以培养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新兴技术的新质人才。
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数字化素养与能力是起点,依托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运用先进的AI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可以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训模式。探索数字化教学、个性化推送、智能化测评和精准化培养等应用模式,将形成以新质技术为引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先进技术和资源为支撑的教学新模式。
课堂是培养新质人才的主阵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应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运用先进技术方法与手段,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效能,重构教学组织和教学策略。通过提高数字化素养和能力,将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教育大模型变革传统模式,紧跟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注重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知识交叉与融合。
数字化和智能化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破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打造实体与虚拟空间整合、虚拟仿真与实践实训结合、产业技术与课堂内容深度融合的泛在学习情景。基于智能化的工具、平台,可以实现个性化学习、精准化推送和智能化评价。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职业教育的数智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打造职业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双师双能”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他们是培养新质人才的关键,也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力量。这类教师应具备知识整合能力和跨学科教学能力,能够运用智能化技术手段和线上资源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熟悉行业企业动态,具有相关专业技能及行业企业工作经验;具有国际化视野,了解最新的国际职业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沟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围绕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三大基本特征,系统规划高品质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加强职业技术师范学校建设,推动高水平学校与未来新兴产业企业共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支持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任教,推进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校企互聘兼职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创新型教师团队。积极选聘技能大师、能工巧匠、技术能手等高技能人才担任专职或兼职专业课教师,通过大师工作室、工匠实验室、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持续提升教师的技术创新和教学能力。
职业教育中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应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挖掘和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将思政元素融入日常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历史实践证明,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劳动者是全人类的首要生产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成果体现在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上,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