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历史悠久,主要包括“谐”和“卓”两大类。“谐”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集体歌舞,分为《果卓》(又叫《锅庄》)、 《果谐》、《堆谐》和《谐》四种形式,后来又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等舞姿,转变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 舞的劳动歌舞。“卓”又称为“卓谐”,与“谐”相比,“卓”的宗教色彩更为浓厚。本文将简单介绍藏族舞蹈的发展历史,举例探 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点,希望可以为舞蹈研究提供参考。
藏族舞蹈的发展历史
藏族舞蹈主要包括“谐”和“卓”两大类,“谐”又分为《果谐》、《果卓》《堆谐》和《谐》四种形式。《果卓》的流行地域 非常广阔,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称谓,在工布地区被称为“波”或者“波强”,萨迦地区称其为“索”,在藏北牧区被称为“锅 庄”,是古代藏民围着篝火和锅台跳的一种圆圈舞。
《果谐》是羌族原始舞蹈发展而成的,因此带有浓厚的羌文化,舞蹈风格热情、奔放,大多是表示爱情的题材,跳舞时男女分站、拉手或搭肩,舞者轮流伴唱共舞,不时加入口号,动作以身前摆手、转身、转胯和蹲步为主。
《堆谐》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后来传到了拉萨。最早由六弦琴伴奏,后来演变成了由小型乐队伴奏、以踢踏步为主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
《谐》又称为《弦子》,在昌都地区广泛流传,舞姿缓慢柔和,舒展细腻。“卓”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整个舞蹈中以歌时不舞,舞时不歌为特点,技巧性表演占舞蹈的主要地位,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是 《卓谐》和《热巴卓》,《卓谐》起源于古代祭祀,代表舞蹈是日喀则地区的《大鼓舞》。《热巴卓》又称为《热巴》,是由男女艺 人共同表演的双人舞,融入了民间歌舞、铃鼓舞和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
藏族舞蹈的审美特点
1 鲜明的服饰美
藏族服饰的主要特点是长袖、肥腰、长裙、大襟、带有金银珠玉饰品、右衽、编发、长靴等,跳舞时呈现出襟飘带舞的意境。拉萨的农民与牧民一般都会给袖口、领口、裙边和长袍边镶嵌红色、黄色和蓝色的花边,城市中心的妇女一般都穿长裙,用丝绸和哔叽做服装面料,夏天的时候会穿素净、淡雅的无袖长裙。 受天气的影响,藏北牧区的牧民几乎一年四季都穿皮袍,皮袍的光面朝外,并用彩线在前襟、袖口和后背绣有大幅图案。藏北的妇女会用很多宽大的彩色丝带装饰皮袍的,将头发梳成许多小辫,把珊瑚、玛瑙、松耳石和琥珀等饰品固定在发辫中。
东南地区的工布藏民皆穿“谷休”(一种用氆氇或者毛皮制作的宽而无袖的长袍),男式“谷休”从腰部束扎,下摆不过膝盖,女式“谷休”下垂至脚面。
西边阿里普兰地区盛行穿羔皮袍,以毛呢为主要面料,领口、袖口、衣襟都镶有水獭皮,外边套有丝绸,服装制作精美细致,装饰典雅。妇女喜欢穿“孔雀”服饰,这种服装与阿里孔雀河的美名紧密相连。在藏族,孔雀是吉祥和美丽的象征。妇女戴的帽子被称为“町玛”,是一种用棕蓝色彩线氆氇缝制的圆筒帽,妇女的耳坠长约15厘米,由珊瑚和珍珠连接而成,町玛和耳坠象征孔雀的头冠。妇女的背部都系有“改巴”,即用银白色的山羊皮做成的背部围裙,“改巴”中间镶嵌着带有圆形花纹的棕蓝色氆氇。这种婀娜多姿的孔雀服装象征着让美丽与吉祥永存,由此可见,鲜明的服饰美为藏族舞蹈增添了无限光彩。
2 清新的自然美
《藏族舞蹈》这首诗中这样写道:“藏族舞蹈像一只开在雪山上的白莲花,让你难忘;藏族舞蹈像展翅在高海拔上的雄鹰,让你难忘;藏族舞蹈像草原上奔腾的骏马,让你难忘”,诗中赞扬了藏族舞蹈清新的自然美。舞蹈演员在《雪莲花开》中这支舞曲用天然秀丽的面庞、清秀的眉眼、髻上淡雅的花朵、素净的长裙、细碎的舞步、轻云般柔和的舞姿表达出了雪莲花开的自然之美,完全符合“彩云伴着月亮,梦里雪莲花香”,“雪莲花开放,开在雪山上”和“纯真如月光 祝愿你吉祥”的唯美意境。舞蹈演员能够用曼妙的舞姿表现出雪莲花的花开瓣颤、月光穿过一缕缕纱云以及小鹿的疾走惊跃和孔雀的高视阔步,细腻、端庄、低而婉转的表演充满了清新的自然之美。
3 舞姿美
《藏族舞蹈》中这样形容藏族舞姿之美,“时而豪放,时而羞涩,时而激情,时而端庄”,“那多变的舞姿就是藏民族的勇敢、豪迈、热情、奔放、豪放、不羁与热情善良”,藏族舞蹈讲究刚柔相济的舞蹈动作,注重舞蹈的神韵、动作与技巧。舞蹈演员会通过匀称和谐的身体外形与优美的体态以及协调的动作、适当的神态表情来表现舞蹈内容,例如日喀则地区的《大鼓舞》大多在望果节表演,乐感、节奏感和灵巧度都很高,藏族人民会围着篝火,手拉着手,顿地为节,载歌载舞,分班唱和,并发出“休休休”、“曲曲曲”的节奏声,从日落跳到夜晚,从午夜跳到黎明以庆祝丰收的喜悦,消除劳动的疲累,表达对家乡自然风光的热爱,男女青年一般会用歌舞来倾诉彼此之间的爱情,很多姑娘会用美妙的舞姿表演“人传郎在梧桐树,妾愿将身化凤凰”的爱慕之情,舞蹈过程中很注重指尖与肩膀的微颤和颈的轻摇,一般都会用双眉颦蹙来表现出无限的哀愁,用嫣然一笑传达内心的喜悦,用侧身垂睫表现出少女的美丽与娇羞,用轻柔点额抚臂来表示精心的梳妆,用灵活熟练的肢体语言来讲述自己的内心世界,优美的舞姿像白居易所说的“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藏族舞蹈中也有许多表达藏族人民勇敢豪迈之情的歌舞。像《猎鹰》,舞蹈演员会用挺身屹立和迅速转身的动作来表示外出涉猎时按箭引弓的果断与勇敢,叱咤风云的舞姿表现了“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舞蹈境界。
4 淳朴的民风美与人性美
藏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千年积淀,充满了淳朴的民风美和高尚的人性美,藏民在播种、铲土、除草、打夯、收割、垛麦、剪羊毛、酿青稞酒、打酥油茶等劳动中都会边唱边配合手中的动作进行歌舞,形成了劳动歌舞艺术。藏族歌舞传达出了淳朴的民风美与人性美,表演儿童歌舞《我爱雪莲花》的藏族小姑娘用轻快活泼的舞蹈表达了自己对天山雪莲的喜爱和对边防战士的赞美与尊敬以及愿意扎根边疆、报效祖国的志向。节日剧目《顿月顿珠》、《朗萨姑娘》、《卓瓦桑姆》和《苏吉尼玛》体现了藏族传统文化风俗和虔诚的宗教信仰。《羌姆》、《鹿神舞》和《喜神舞》等舞蹈气氛庄严肃穆,表达了对神灵的尊重和乐善好施的人性美。《寿星舞》和《仙鹤舞》象征着藏民对长命富贵的美好祝愿。
藏族藏族舞蹈的特点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以及“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藏族舞蹈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主要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藏族舞蹈过程中特别注重鲜明的服饰美、清新的自然美、舞姿美以及淳朴的民风美与人性美等审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