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懿娟)
2020年5月8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结束于75年前的“二战”以苏、美、中、英、法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结!1945年5月8日,德军签署无条件投降书,随后欧洲各地先后举行了胜利阅兵和庆祝。从此,每年的5月8日是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此时苏联已是5月9日)。
这是一个值得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兴奋的节日。 缅怀历史,开创未来,珍爱和平,牢记英雄。5月7日艺术体育教学部杨老师与同学们线上进行了一堂“为抗战发出怒吼-----《黄河大合唱》”音乐鉴赏课。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声乐套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共八个乐章,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激励人民起来反抗外来的侵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黄河大合唱》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全曲共八个乐章:
《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于1929年远赴巴黎求学音乐;1935年回国,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投入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创作大量群众歌曲,为抗日救国时期音乐艺术在国内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他负责音乐理论、作曲的主要课程,还教授音乐史及指挥。在延安的一年半,他进入创作的巅峰期,谱写了《军民进行曲》、《生产运动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作品;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10月因劳累和营养不良,肺病日益严重,病逝于莫斯科。
冼星海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继聂耳之后又一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他坚持并发展了从聂耳开始的革命音乐传统,以更广阔的题材、体裁和更丰富的艺术手法,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的伟大现实,创造了一系列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有独创性的音乐作品,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而久远的影响。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他和词作者光未然合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旷世千古的绝响,是伟大中华民族的精神赞歌!1939年5月11日,在延安庆祝鲁艺成立周年晚会上,冼星海穿着灰布军装和草鞋、打着绑腿指挥《黄河大合唱》,在场的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首长连声叫好。更有许多人唱着“风在吼,马在叫”,奔赴抗日战争最前线!最为国人耳熟能详!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传唱大江南北,极大地鼓舞了民族士气,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抗敌救国的精神武器,是中华民族不朽的英雄乐章
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黄河大合唱》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2019年4月13日,在《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纪念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延安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系列活动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举行;2019年6月,《黄河大合唱》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冼星海既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也是为中国抗战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在民族抗战时期广为传唱,成为唤醒民众觉醒意识的号角,而且在他去世后的75年里仍然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从冼星海的生平事迹透视其人格品质,并对其人格品质生成的历史文化基因与现实土壤进行分析,对于当今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今天,在冼星海诞辰115周年之际,我们这堂线上音乐鉴赏课同时也用来纪念、缅怀这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的杰出的人民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