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支持不同人群养老金融需求、拓宽银发经济融资渠道、健全金融保障体系、夯实金融服务基础、构建长效机制等提出16项重点举措。《意见》坚持金融为民宗旨,明确养老金融发展“规划图”,多措并举守好银发族“钱袋子”,护航幸福晚年。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9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1.1%。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对养老金、社会保障、医疗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养老是国之大计,金融是国之重器。发展养老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一,也是促进中国特色金融和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的关键着力点。借助金融工具和金融优势,可以促进养老体系整体提质增效,更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意见》首次明确界定养老金融的内涵和外延,提出2028年和2035年养老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为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养老金融、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意见》指出,要聚焦不同老龄群体提供多样化养老金融服务,支持备老群体做好养老资金储备和财富规划,针对农村养老需求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力度。在具体政策设计中,对于精准匹配老年群体的各类金融服务需求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特征类型群体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进行细化分类,引导年轻人群体积累养老资产和财富规划,关注加快补齐农村养老金融服务短板等,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养老金融,上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下连千家万户民生福祉,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步履铿锵,更要久久为功。
金融赋能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确保养老金融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加大公众教育和参与,提升公众对养老金融的认知和信任。
积极应对“银发浪潮”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我国已经采取了包括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智慧养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保障老年人权益等种种举措。下一步,还有待克服养老护理员缺口较大等系列短板和问题。
多方联动、众志成城,才能以高质量养老金融为切口,守好养老“钱袋子”,切实托起幸福“夕阳红”。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