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斌 | 为旅游赋能思想 为文化培育市场——关于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几个理论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03     责任编辑:王璐      来源:     浏览次数: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党的二十大做出的战略部署,也是学术共同体必须回答而且必须要回答好的时代之问。每一位参与者都不能满足于发几篇学术论文、出两本专著、写几份折子、得几句批示,而是要真正谋“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着力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旅游发展理论体系。

01

从大众旅游的人民性、智慧旅游的现代化和绿色旅游的未来感、文明旅游的世界观出发,系统研究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等重大现实课题,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旅游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开始发展入境为主、创汇导向的旅游业。市场是现成的,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港澳台地区和华人华侨要来中国大陆、中国内地看一看的愿望是如此强烈,几乎可以坐享开放的红利。要不要发展旅游的战略决心是中央下的,旅游系统主要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1979年会见泛美航空董事长西威尔先生,和在座的民航、旅游部门的负责同志们说:旅游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当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黄山,发表了著名的“黄山谈话”。可以说,旅游业发展一起步,就是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在上述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孙尚清先生牵头,集中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力量,高质量完成了旅游领域首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提出了“政府主导、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1989年旅游业第一次显现了其脆弱性,后面虽然有所恢复,但是“黄金十年”已经过去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为入境旅游时代画上了句号,那个时代的辉煌再也不可能回来了。随之远去的还有传统的理论研究范式:中央定下发展的基调,理论界谋划路线图和时间表,通过文件转化为国家意志,政府动员社会力量加以落实。1999年10月,“国庆黄金周”标志着国民消费为基础的大众旅游时代拉开了历史帷幕,过去二十年都处于这个时代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从实践的意义上看,有两个特征:一个是需求的视角,就是大基数、稳增长、低消费,2019年的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60亿人次,但是人均每次的旅游消费还不到1000元,人均旅游时间还不到8天。另一个是供给的视角,中央、地方、集体、民营和外资“五个一起上”,加上这些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旅游市场主体规模空前扩大,仅注册的旅行社就有43800家,执证导游70多万名。总体而言,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特别是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很弱,这次疫情就暴露了很多问题。搞得不好,我们很可能就会落入“大众旅游初级阶段陷阱”。

2018年4月,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诗和远方”在一起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一时成为网络热词。一时间,媒体、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纷纷发表观点和意见。注意,我说的是“观点和意见”,而不是“理论”,比如“诗与远方为什么要在一起”“如何在一起”“在一起要做什么”等学理性问题,并没有得到深入探讨。似乎就是看了《美女与野兽》《青蛙王子》之类童话剧,“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生活”,可是经济不是童话啊!回头看过去这五年,网上文字更多是网络写手和行业专家的声音,学者呢?有意无意中缺席了。“有意”是指学术研究与现实热点要保持必要的距离,学者可以借助大众传媒传播观点,但是不能都奔着网红去。“无意”则是学术界以发表论文为导向,自我精英化,与政商两界既缺乏对话的渠道,也缺乏理论建构的资源和互动对话的底气。一段时间以来,意见代替了观点,观点代替了命题,命题代替了理论,写手成为了专家,专家则以学者和理论家的身份向业界言说。规范严谨的理论建设成了舆论主导的名利场,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有热点了,一哄而上,新的热点来了,又一哄而去。

事情正在起变化,理论终究要回到与实践互动的应有轨道上去。写稿写累了,夜深人静时分,很是喜欢读丰子恺先生“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那幅画,不是繁华终将逝去的悲凉,而是热闹散去、学问上场的喜悦。2018年春季,中国旅游研究院组织专门力量写了三份特别报告《美好生活是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共同目标》《市场主体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大数据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底层器件》,初步回答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什么、依靠谁、做什么”等基本理论问题。沿着这个方向,过去两年我们通过《旅游内参》(含特别报告)《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等内刊、《中国旅游评论》和微信公众号、服务号等平台,以及专项课题、演讲、会议、采访等渠道,回答了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现在看来,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特别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还理解得不深,贯彻得不够。在讲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中国故事所需要的学理哲理道理方面,在国际旅游交流合作中,如何更好的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世界旅游共同体建设方面,还要下更多的功夫。

2021年5月19日,我在浙江台州首次提出小康旅游的概念,以及“跨越大众旅游初级阶段陷阱,走向小康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观点。之后陆续发表了《小康旅游城市梦》《小康旅游景区梦》《小康旅游街区梦》《小康旅游教育梦》等公开演讲。2022年4月,在嘉兴市提出保障农村居民旅游权利,促进精神共同富裕的命题。现在看来都谈不上是什么理论,只是对旅游市场和产业实践观察思考的初步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学理化和体系化。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要说清楚小康旅游的内涵是什么,指导思想怎么确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如何链接大众旅游和小康旅游两个大的历史阶段的。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建设过程,也是与旅游业发展实践紧密互动,通过思想赋能和价值引领,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学术研究要能够提出当代旅游发展进程和现状的解释框架,也要敢于和善于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尽可能付诸行动。

02

强化理论建设和实践指导能力,理论掌握群众,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要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

回过头看中国旅游研究院和学术共同体这些年走过的发展历程,之所以能够取得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预警、游客满意度调查、夜间旅游、研学旅行、避暑旅游、冰雪旅游等系统、地方和行业所认可的研究成果,从根本上讲就在于我们坚持做大众旅游时代的思想者、旅游产业的同行者和旅游发展理论的建构者。在原国家旅游局、文化和旅游部党组的领导下,努力成为推动国家旅游业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的独立力量。这是一条值得走,但是并不容易走,更不容易走成功的道路。

理论建设者应当,也可以成为高水平的旅游研究团队,既要出规范的学术成果,也要有高水平的思想产出。现在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团队多是由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出来的高学历人才,但是我们的价值取向和成果衡量标准又有别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传统的旅游学术成果多以专著、论文、教材为载体,以解释世界为导向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是要成名成家的。旅游理论研究和智库建设则是以内参、专报、数据、内部研讨和公开演讲为表现形式,以促进国民旅游权利的实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在这个体系中,学者和研究人员可能会出名,但是更多时候需要藏名,为旅游赋能思想,为文化培育市场。这是繁荣和发展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也是旅游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不可不察也。

理论建设者应当,也可以成为高素质的旅游宣传团队,既要向同行传播,也要向业界宣传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成果。一些相对成熟的阶段性成果,要有意识地发表和传播,自觉接受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检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在发表阵地和平台的选择上,不能自我封闭在传统学术的小圈子里。规范严谨的学术论文,可以投稿给《旅游学刊》、《旅游科学》,也可以投给《经济研究》、《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有些有创见的理论文章也可以投给《人民论坛》、《学术前沿》、《前线》等党内理论刊物和面向旅游业界的《中国旅游评论》。不适合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则可以通过《旅游内参》、《旅游内参·特别报告》、《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向决策机关和应用机构报送。

理论建设者应当,也可以成为高质量的旅游工作团队,既要落实党组的工作部署,也要独立开展面向未来的创新项目。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高水平的理论成果从来就不是关在书斋里苦思冥想出来,而是市场一线和生产实践中干出来的。创造出来的理论成果水平高不高,也不完全是提交结项报告后由同行评出来,而是通过实践检验加以证明,经由历史积淀而留存下来的。“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青篙素发明者屠呦呦、还有第一位获得“中国绿卡”的阳早、寒春夫妇,无不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旅游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从一开始就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为了个人的成名成家,而是用集体攻关的科研组织方式重点解决国家旅游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课题和难点问题,否则难有大的境界和成就。

理论建设和生产实践当然是有所分工的两个领域,有分工就有专业化,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工的深化,让科研和理论工作可以在越来越细分的领域深化认识、生产理论并溢出知识。但这不是我们“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借口,不能动不动就把“从理论上说如何如何”挂在嘴边,更不把理论简化为西方学者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研究成果,而是首先把自己看作实践一线的工作者。2015年,中国旅游研究院启动了“旅游思想者”项目,为什么要面向企业家?为什么用文言文写颁奖辞?是因为我们想以国字号的研究平台,以庄重典雅的文字,为那些愿意并能够为国家旅游权利而奋斗的企业家树碑立传,让千千万万的旅游从业者享有职业的尊严。具体而言,就是以实践的思想推动思想的实践。我们还与大业漫奇妙公司启动了“亲子文旅实验室”项目,旅游研究机构为什么选择一家动漫企业做合作伙伴?是因为我们想让文化领域的创作者看到旅游市场的消费潜力,让文化产业的投资者可以看到长期回报的广阔前景。假以时日,院司合作和持续互动完全可能会培育出中国版的《芝麻街》,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经典项目。这些工作可能成不了所谓的学术论文,也没法计入某个级别的科研项目,可正是这些与市场一线紧密结合的会议、项目和作品,让我们找到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现实可能。也只有做了这些工作,才会发自内心地认同并带动更多的同行者自觉践行“文之大者,为国为民”,学亦是。

03

积极探索政府认可、学界认同、行业满意的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以及旅游智库建设新模式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智库建设工作。2014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2015年11月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要部署,要精益求精、注重科学、讲求质量,切实提高服务决策的能力水平。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不同于西方国家为特定利益群体的代言者,也不是封建社会为帝王将相谋权术的策士,更不是什么师爷和门客,而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提供高水平的资政建言成果。同时要有效引导舆论,开启民智,讲好新时期的中国故事。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研究院和数据中心,当然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获得立项资助的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的研究展开,都必须坚持服从并自觉服务于中央关于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战略部署。

理论工作者要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离不开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支撑,旅游理论同样如此。我们必须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绝对领导,而不是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想怎么发表就怎么发表,甚至主要以海外学术期刊发表为导向。我们必须坚持以促进全体人民的文化权益和旅游权利为导向,而不是为了局部的、阶段性的目标为导向,更不能为特定利益集团所捕获,为了获得其经费资助背离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旅游理论工作者要围绕文化和旅游部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做旅游产业发展的坚定促进者,而不能为了博取个人名利而去带节奏,更不能为了流量而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广大业者之所急,而不能动不动就“掉书袋”,动不动就抬出西方某个学者怎么说的,某个国家怎么做的,一知半解、装腔作势、吓唬业者。我们还要坚持科学原理和数据支撑,强调有理有据、行稳致远,而不是张口就来,更不能为了迎合一人一事的需要而说些经不起实践的观点。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研究展开的过程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改革与创新共同构成的当代旅游发展理论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石上,这样才能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学术自觉,否则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

理论建设者要到市场一线去,到产业一线去,倡导并践行“灵活机动的调查,深入细致的研究”。要下决心改造我们的学风、文风和作风。不要一谈文化,就是戏剧场的舞台艺术,就是博物馆、美术馆的陈列作品,就是诗歌、散文、小说、广播、电影、电视、曲艺。这些当然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文化工作的重要领域,更要看到“以文化人”价值追求和历史传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大同指出: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增强国家认同,活化历史记忆的有效途径,而不仅是看看异国他乡的风景民俗这么简单。过去这些年,旅游业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走得很远,取得了不少令人自豪的商业成就,而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市场宣传和商业实践中的“三俗”倾向也需要加以重视和反思。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民素质提升的角度,再来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提法,我们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会有全新的理解。有了理论的自信,才会有行动的自觉,才可能把上网冲浪、休闲旅游、会议交流、走动和聊天等日常活动都看作企业访谈一样的调查研究,而且随机的调查和日常的研究更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理论建设的突破口。一旦有了想法,就要敢于,也要善于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从而实现“行动、研究、再行动、再研究,直至完善”的预期目标。

理论建设者要加强与国际国内旅游、文化、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与学界、业界和政界的广泛交流。有些学者总是在“放眼天下,舍我其谁”和“井底之蛙,一无是处”两个极端之间徘徊,要么瞧不起别人,要么瞧不起自己,长此以往,可怎么行啊!与同行交流,要有理论自信,还要有数据支撑。体制机制创新是为了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也就是通过新机制、新动能让文化和旅游融合从较高水平走向更高层次。这就需要我们从质性和量化两个方面了解融合的现状是什么样子?广大游客、市场主体和行政主体对未来融合的核心诉求是什么?像《旅游科学》年会这样的学术共同体的公开论坛和内部研讨的机制要坚持下去,每次会议都要有记录,记录下共同走过的路和每名同志的学术贡献,也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吧。学术交流这件事不能局限于学界同行之间的交流,不能见面就谈基金申报、如何发表、如何写报告,目的性太强,反而出不来高质量的创新。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宽广的视野,与国际国内学术界、实业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同仁深入交流,以更加广泛的共识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当且仅当旅游学术共同体以独立的力量登上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时代舞台,为旅游赋能思想,为文化培育市场,才可以在走进历史的那一天告诉后人:我们有幸与大众旅游时代同行,为了人民的文化权益和旅游权利付出了所有的才情和努力,留下的论著及其承载的思想,请党和人民检阅。

作者 | 戴斌核稿 | 杨丽琼来源 |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98858vip威尼斯下载 Copyright©2017-2022   河南旅游研究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网络中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