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居之无倦 行之以忠

发布日期:2020-06-11    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论语》中记载子张问政,孔子回答道,“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意思是说,为政者在自己的职位上,一定要忠于职守、永不懈怠;推行政令,也要出以忠心,提倡的是一种公而忘私的情怀和执政为民的担当。

“居之无倦”是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敬业精神,也是乐以忘忧、乐此不疲的工作境界。

对从政者来说,“居之无倦”是工作的基本准则。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道,“无诚心爱民,则必倦而不尽心。”在其看来,若无法做到诚心爱民、勤于政事,便会心生杂念、消极怠惰,居官任事就容易倦怠。晚清名臣曾国藩在《应诏陈言疏》中指出,为官者常会存在“退缩、琐屑”“敷衍、颟顸”等懈怠懒政、敷衍塞责的毛病。可见,达到“居之无倦”并非易事,必须忠于社稷、爱惜百姓,才能坚守职责,为百姓排忧解难,做到“行之以忠”。

《左传》中提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上思利民,忠也”。

宋代范仲淹自幼立下“以天下为己任”大志,针砭时弊,锐意改革,一生忠国为民、克己奉公,被誉为“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明代于谦在河南、山西等地任职时,为体察民情走遍所辖地区,扼急流、修堤坝、救灾民,整饬吏治、铁腕肃贪,造福一方百姓;清代张廷玉一生清廉勤政、公正无私,为确保公务不过夜、日清日结,常在乘轿途中批览文书,回家后仍秉烛办公,立下显赫功绩,等等。由此可见,“行之以忠”,不仅是为人忠诚,也是对国忠诚;不仅是做事尽心尽力,也是为政利民利国。

“行之以忠”不易,往往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周恩来总理年少时就选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且一生都贯穿这样的理想信念。

为体察民情,他经常深入群众排忧解难,事必躬亲、日理万机,经常工作到深夜。再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刻将群众放在心上,为帮助群众发展生产、过上好日子,不辞劳苦,拖着病体,走遍全县的各乡村,访贫问苦,把一生献给党和人民。还有,“时代楷模”张富清,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舍生忘死,立下卓越功勋,却在和平年代收起奖章,扎根基层,留在贫困山区造福百姓,深藏功名六十余载。

一代代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战胜一个个困难,完成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正是由于具备了“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品格。

他们忠于党和人民,甘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无私奉献,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对于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更加需要以勤为本、以责为要,在干事中锤炼本领,在担当中实现价值,积极践行“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精神,用行动书写使命与担当,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