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新闻

党团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育人新闻 >> 党团动态 >> 正文

从百年党史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发布日期:2022-03-16    作者:      点击: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即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始终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经过建党初期的曲折探索之后,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法宝。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指导原则,又是思想方法。从历史经验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主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能够克服重重障碍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取得新的胜利最可靠的思想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坚定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我们一般谈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是从第一个“相结合”着眼,但如果不能在文化的深层结构上进行有效的对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无法真正深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无法与中国文化进行深度的思想激荡以达成相生相长的局面。尽管马克思主义深深植根于西方文化,更确切地说,是启蒙运动与浪漫主义运动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但马克思主义又不仅仅属于西方,它是在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基础上产生的世界性的精神产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世界观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世界性特征,为其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契机与可能。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毛泽东就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的形式才能实现”,“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历史的实际情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往往被看成是不同文明形态的产物,由于差异巨大,它们之间始终很难进行真正的对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这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根本遵循。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值得思考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二者分属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彼此之间是否可以进行融合汇通?而用中国传统文化“化”马克思主义,是否又会导致马克思主义的“空心化”?其实,这种担心误解了不同文化之间交流融合的实质。不可否认,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社会根源,而不同文明形态下所孕育出来的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文化作为一套意义系统和象征系统,并不能被简单看作社会结构的附属物,它拥有相对独立自主的地位,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固然,农业社会是孕育中国传统文化的天然环境,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所主张的价值硬核就只能适用于农业社会;正如马克思本人虽生在德国,但并不妨碍他的思想可以跨越国界,成为世界性的精神资源。两种文化的异质性不是阻断二者沟通融合的理由,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主旨在于站在中国独特文明传统的立场,以深契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精神气质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性发展,其目的在于以强大的文化认同感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进而在全球化时代凸显中华文明的主体性。这既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也没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任何庸俗化的改造。恰恰相反,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将以更加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回首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走过的风雨征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是根据不同时期中国国情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是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将革命、建设、改革、复兴推向前进的制胜法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就要求不仅要对中国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作出回答,也要以延续中华文脉的文化担当努力加入与中国传统文明的对话,以期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气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