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寻访顾炎武
来源:
时间:2024年12月13日
责任编辑:崔程

  每到千灯,总想起旧日书事。

  恍惚间,长长的石板路上,仿佛走过一个身着长袍的身影,一身斯文一身风雅,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这就是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的顾炎武,梁启超盛赞其“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千灯旧称千墩,地处吴淞江边,是江苏昆山的一个千年古镇。据说当年吴淞江边有许多土墩,从江边数到镇子,刚好是第一千个,故名千墩,后易名千灯。顾炎武就出生在这里。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本名绛,字忠清、宁人。明朝灭亡后,因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世人尊称亭林先生。

  顾炎武十四岁便考中秀才,他与同乡归庄交好,二人都个性鲜明、方正耿介,一起加入复社,反对宦官擅权,“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人以为狂”,当时二人被称为“归奇顾怪”。

  顾炎武二十七岁那年乡试未中,“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嗣祖父顾绍芾劝他:“士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土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顾炎武幡然醒悟,不再以科举考试为目标而读书。

  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南下,昆山等南方重镇接连陷落。顾炎武与归庄联合义军,欲解昆山之围而未果。昆山数万民众遭受残害,顾炎武家也难逃劫难,嗣母王氏绝食而死,留下遗言:“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顾炎武悲痛万分,匡复故明之志成为一生追求……

  进入千灯镇,迎面是一条河,名为尚书浦,因明朝尚书夏原吉曾经疏浚河道而得名。站在横跨尚书浦的石拱桥上远望,可以看到千年古刹延福禅寺和秦峰塔。顾炎武喜欢这座寺、这座塔,写过许多诗文,回忆与归庄等诸友造访寺院,并将其当作福地灵境。

  尚书浦的清清河水滋润着一条古街,两千多块花岗岩条石,从宋代铺展到元代,从明代铺展到清代,历尽沧桑。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板路向南一路延伸,与河并行。河水缓缓而流,有小船来来往往。石板路边矗立着青瓦房子,景象不再是顾炎武笔下街巷田园景致。卖烟的、卖糖的、卖五金杂货的、卖粮油米面的,也有卖茶、卖衣服头饰的,可谓市肆林立。游客如潮水般接踵而至,熙熙攘攘。

  踩着石板路向远处走,人开始渐渐变少,怀古之情却越来越深。千灯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很难想象这民风婉约的水乡会走出一位铁骨铮铮的思想家。想起顾炎武,想起归庄,文思便会如柳丝一般随风荡起。

  石板路尽头就是顾炎武故居。

  故居坐西朝东,是一座墓、厅、祠三位一体园林布局的五进江南老宅。跨入门厅,顾炎武青铜半身像跃入眼帘,他头戴学士冠、长须冉冉、双目圆睁、脸上满是忧愤的神情。后花园的顾母教子等塑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顾炎武的生活、读书场景。

  在故居里游览,脑海中不断闪现顾炎武的诗词文章。思绪流动间,便觉顾炎武推开老宅的门扉,缓缓踱步到了读书楼——清晨的阳光照着房檐,青砖黛瓦被染上光亮。顾炎武文风畅快,读他的诗文,有血脉偾张的感觉。有描写清军屠杀劫掠的:“旌旗埋地中,梯冲舞城端。”“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红颜。”“烈风吹山冈,磷火来城市。”有读来如饮醇酒,决然直率的:“身留绝塞援枹伍,梦在行朝执戟班。”“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有凭吊历史又低婉吟诵的:“陵阙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泪发春花。”

  保家卫国,矢志不渝

  顺治十二年(1655年),顾炎武遭遇了一场牢狱之灾,事情缘于顾家一个名叫陆恩的仆人。陆恩见顾炎武长年在外,无暇顾及家事,于是背叛顾家,投靠觊觎顾家田产的豪族叶方恒,以私通南明、支持张煌言反清为名告发顾炎武。顾炎武回到昆山,秘密处死了陆恩,因此被抓入狱。归庄等人积极营救,顾炎武最终出狱。但叶方恒不肯罢休,又派刺客追杀,顾炎武不得不外出避祸。顺治十四年(1657年),顾炎武效仿先贤“北学于中国”,毅然告别了故乡,从此踏上长达二十五年的访学之旅。

  顾炎武故居内的展板,以诗文、字画、语录等形式展示顾炎武访学历程。他自述:“比二十年间,周游天下,所至名山、巨镇、祠庙、伽蓝之迹,无不寻求登危峰,探窈壑,扪落石,履荒榛,伐颓垣,畚朽壤,其可读者必手自抄录。”并描述道:“往往怀毫舐墨,踯躅于山林猿鸟之间。”

  顾炎武的行旅装备极为简单,“频年足迹所至,无三月之淹,友人赠以二马二骡,装驮书卷,所雇从役,多有步行,一年之中,半宿旅店……”

  步履不停,探幽析微,路途艰苦,顾炎武毫无退缩之意。赴太原,至代州,游五台,之汾州。他祭拜晋公祠,凭吊古战场,寄托思古之幽情。四次入关中,结识了李颙、王弘撰等关中学者。途中经过淮北,遇上连日大雨,他“跣行二百七十里,始得干土,两足为肿”,可见他访学之旅的艰辛。

  经过长期游历,顾炎武志向愈发坚毅。见复明无望,他开始转向以学术为立足点,对传统经史之学重新审视,从财赋、兵农、河漕、舆地、行政等思考明亡的教训。

  他建新斋于太华山下,规划自己的学术路径。在翠影遮阴、群峰映窗、泉水竹林的环境里,他埋头桌前,心情平静地整理著作,直至离开关中去山西曲沃。

  北方无疑是天宽地阔的,人们敬佩这位从江南水乡走出去的书生。这是因为顾炎武走的是赓续文脉、播撒文明之路,这是一种志气,是千灯人引以为傲的。

  然而千灯人心里也有一份遗憾。自顺治十四年离开千灯,其间除了有过短暂的南归之外,顾炎武再也没有回来过。梁启超感慨:“他虽南人,下半世却全送在北方,到死也不肯回家。他本是性情极厚、守礼极严的君子。他父母坟墓,忍着几十年不祭扫。夫人死了,也只临风一哭,为何举动反常到如此田地?”

  其实,国与家,在顾炎武心里一直重若千钧。尤其晚年,漂泊在外的他更是归乡心切。

  如果说早年离家是“畏途穷水陆,仇雠在门户,故乡不可宿,飘然去其宇”,而北游后期,顾炎武身体每况愈下,思归之心极其迫切。他在与朋友的信中多次提及故乡。然而,就在顾炎武为返乡作准备时,再次因奸人诬告,卷入黄培诗案。幸亏徐元文、李因笃、朱彝尊等人极力营救。出狱之后,顾炎武再生回乡之念,无奈此时生计艰难,“每日以数文烧饼度活”。顾炎武准备秋后转售田产,筹集归乡路费,但是“田亏粮羡”使得土地难以转手。就这样,顾炎武始终未能了却回乡夙愿。

  亲友深知顾炎武的窘境,想出钱资助他,但顾炎武不愿以己事累及友人。顾炎武的三个外甥徐乾学、徐元文、徐秉义先后进京做官,也表示愿意为他养老,劝他南归,但被拒绝。

  顾炎武虽生活贫困,精神却富足。暮色无边无际,农家炊烟袅袅,一位布衣古人,骑着毛驴,背负行囊,且行且歌:“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流转三数年,不得归园林。蹠地每涂淖,窥天久曀阴。尚冀异州贤,山川恣搜寻。”

  学以致用,明道救世

  在故居院落里驻足沉思,仿佛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时空变换,顾炎武的形象跃然眼前。他一会独坐书桌前,吟诵“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一会又凝望山河,感叹“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故居厅堂中高悬的“道崇礼范”匾额,堪称顾炎武一生的写照。林则徐用一副对联诠释这四个字:礼为德基义垂政矩,道崇家范才蔚国华。敬佩顾炎武的才学,清代状元石韫玉也写了楹联: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千灯人对顾炎武更是厚爱有加。在故居的西南侧,专门辟地三十亩,建了一座顾园。融湖光山色、历史人文为一体,有一种世外桃源的典雅格调。我信步而入,穿过分别刻有“亭林世泽”“芝兰玉树”的两道仪门,但见环湖有致用阁、思宜园、秀石虬松庄、秋山亭、三徐居、慈母阁、四柿亭、碑廊等十个景点。

  碑廊刻有顾炎武的诗。“微物生南国,深情系一枝”,他以越鸟自称,栖息南枝,对故国深情不变。“黄苞绿叶似荆南,立雪凌寒性自甘”,以橘树自励,生于南方,居于北方,始终充满激情,志存高远。遒劲的书法线条,与一个满脸沧桑却坚毅顽强的形象相得益彰。

  来到致用阁,凭栏远望,思绪万千。“学以致用”四个字可概括顾炎武的学术精髓。他洞达实务,针对晚明空谈心性、拘于循经务冗之弊,他探求“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致力“学”与“用”的统一。于“学”,应“博学”和“广师”,读万卷书,听万人言;于“行”则重“耻”,认为礼义廉耻四者之中,耻尤为要,并强调“行己有耻”。在他眼里,“欲行道者,心存于天下国家”,“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明道”“救世”是治学之要。

  慈母阁里,修缮过的院落翠竹摇曳,清雅幽静。墙上有一门,透过门洞可以望见院子里的铜像。慈母阁里思嗣母,当年千灯沦陷,嗣母誓死反抗,绝食而亡,遗命顾炎武勿生改节出仕之心。顾炎武终生坚守、初心不改,体现了一代文人的风骨和气节。

  三徐居里,我感受到作为舅舅的顾炎武,教导晚辈的良苦用心。他对徐元文说:“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有济世安民之略,而后可以考古论今。”顾炎武深入中原腹地,目睹民生疾苦,对“天下郡国利病”有深刻的认识。这些都体现了顾炎武“遗世”但不“忘世”,始终践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

  当地纪委监委堪称有心,围绕顾园,利用碑廊、致用阁、三徐居、思宜园等,勾勒出溯廉、育廉、贵廉、共廉的内在逻辑。顾炎武自然不会想到,他的为政理念,也充盈了廉洁文化的宝库,这令我想起顾炎武的诗:“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这次到千灯正值初冬,万木尚未凋零,落叶之间仍存有盈盈绿意,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王友良)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