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十大标兵风采录
来源:
时间:2013年04月18日
责任编辑:郑璇

十大标兵之一——北京市昌平区纪委常委沈长瑞

“我啥也不图,就图老百姓有一个舒心的笑脸。看到百姓的笑脸,我就会打心眼儿里高兴,就会有一种无比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为了群众的笑脸

1994年,沈长瑞调入北京市昌平区纪委任常委,主管信访举报工作。在昌平的老百姓中,老沈的名字很响亮。大家都知道他不信邪,敢碰硬。13年来,他一身正气、秉公执纪,带队查处了近500起案件,有47名严重违纪的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49.8万元。在查案的过程中,对那些因改革创新触动少数人利益而受到错告和诬告的干部,他顶住压力,彻查案件,先后为392名被错告、诬告的同志正了名,给他们卸下了包袱,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信访工作面对的是老百姓。沈长瑞对老百姓怀有深厚的感情,常常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和亲人。13年来,他不仅带队查处信访案件,而且还与近300名举报人交了朋友。这些年来,他阅批信访举报6814件,接待来访2671人次,参与查处信访案件564件,起草案件调查报告552份,到基层单位讲党课295次。

在燕丹村调查一起信访案件时,沈长瑞被闹事者围攻,他的前胸、脖子等多处被雨伞尖扎伤,还有人将一杯热水倒在了他的头上。那天晚上,老伴看着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哭着问:“老沈啊!老沈,你这么没日没夜、拼死拼活地干,图个啥啊?!”老沈平淡地说:“我啥也不图,就图老百姓有一个舒心的笑脸。看到百姓的笑脸,我就会打心眼儿里高兴,就会有一种无比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十大标兵之二——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纪委常委曹文华

“我也知道这样做会得罪某些领导、得罪某些朋友,但在这种是与非的原则性问题上,绝没情面可讲。”

坚守信念不畏难

1997年9月,经过群众推荐、组织考核,曹文华走马上任黑龙江省漠河县纪委书记。此前,她已经在漠河做了4年的纪委副书记。有人说,在一个小地方当纪委书记,就等于是一屁股坐到了矛盾的漩涡上。在漠河这个只有2000多名党员干部的小地方,纪检监察工作面对的都是熟人、朋友甚至是亲人,工作难度很大。

这些年来,为了查案,曹文华和她的家人承受了很多压力——冷嘲热讽、人格侮辱、半夜飞砖、选举丢票……但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她说:“作为纪委书记,关键问题上就要敢说真话,敢用权力,敢于把关!我也知道这样做会得罪某些领导、得罪某些朋友,但在这种是与非的原则性问题上,绝没情面可讲。”

2004年,有个干部因为受到查处,影响了升官,恼羞成怒,匿名在县里各主要路口给曹文华张贴小字报,编排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对曹文华进行诽谤陷害。令曹文华欣慰的是,县城虽小,正气不少。看到信的干部群众无不第一时间撕掉小字报,痛斥始作俑者的卑劣行径。张贴者没想到,原本想败坏曹文华的名声,反而让曹文华赢得了更多的敬重。

10年来,曹文华在纪委书记的岗位上,坚持原则、秉公执纪、不徇私情,先后查处各类违纪案件181起,收缴违纪资金152.4万元,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368万余元。在反腐败这个没有硝烟,但却充满诱惑;没有铁丝网,但却布满了人情网的特殊“战场”上,曹文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十大标兵之三——江苏省丹阳市原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健

“个人的荣誉我一个也不要,但集体的荣誉争就要争第一。”

铁骨柔情创佳绩

王健是这样一位女纪委书记,她对待同志热情周到似一团火,对待腐败分子疾恶如仇似一把剑,对待工作奋勇争先似一头牛,对待生活平平淡淡似一杯水。与她长期共事的领导说她是铁骨铮铮,柔情似水。纪委同志说她像“热水瓶”,表面上冷,心里火热。

王健查案雷厉风行,大胆泼辣,是出了名的“辣椒”书记。在她的带领下,5年来,丹阳市纪委共立案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696件,镇局级领导干部案件36件,通过查案,为国家、集体挽回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然而,谈到老百姓,这位铁骨铮铮的纪委书记说,老百姓就是我的衣食父母,群众把我记在心里,我就要把人民的利益捧在手上。5年来,经她批办的群众来信423份,直接接待上访群众313人次。她在丹阳市纪委实行了信访“双下乡”制度,变群众上访为机关干部下访,几年来,先后下访70余次,接待群众400余批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20多个。

在王健看来,集体的共同进步更加重要。她说:“个人的荣誉我一个也不要,但集体的荣誉争就要争第一。”这几年,在王健的带领下,丹阳市纪委成了反腐倡廉工作新经验、新业绩的“创造基地”,先后有15项创新经验被省纪委推广介绍。几年来,在她的带领下,丹阳市纪委先后获得12项省市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称号,有116人次被省市纪委表彰。

十大标兵之四——山东省济南市纪委、监察局第三案件检查室主任高月志

“干这个工作,不得罪人不可能。但工作总得有人干,既然干了就不能怕得罪人!”

智勇丹心写春秋

高月志,一位长期默默战斗在办案一线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一位令腐败分子闻风丧胆、令人民群众为之自豪的反腐倡廉勇士。在泉城济南,提起他,人们便会伸出大拇指:2003年,他被评为济南市党政机关廉洁勤政模范个人,并荣记二等功;2005年,被评为济南市职业道德十佳标兵;2006年,被评为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济南市优秀共产党员。

从脱下军装的那一天起,高月志靠坚强的党性、执著的信念,在纪检监察办案一线一干就是18年。18年来,身处反腐败斗争风口浪尖的他,在与腐败分子明枪暗箭的较量中,不仅常常遇到说情风、关系网的干扰,遇到当事人的蛮横对抗,而且还经常遇到金钱利诱,甚至恐吓威胁,但他从不犹豫彷徨,也从未动摇退缩。“干这个工作,不得罪人不可能。但工作总得有人干,既然干了就不能怕得罪人!”这朴实无华的话是他内心的真实道白,也是他10多年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真实写照。

因工作关系,他每年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办案点上。工作中,他遇事善于动脑,还有股子韧劲。他有个坚持了10多年的好习惯,就是每办一个案子,都认真回顾总结,并把一些思考和心得记到本子上,天长日久竟记了37本、110余万字。长期的勤思苦学练就了他过硬的办案本领。无论多棘手、多复杂的案子,无论多狡猾、多阴险的对手,高月志带领的办案组总有办法应对。这些年,他先后主办和参与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100余起,其中大要案50余起,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仅2005年就主办了两起涉案金额超千万元的大要案。

十大标兵之五——河南省驻马店市纪委副书记杨正超

“领导干部是有分工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没有分工的!民之难,就是党之忧,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心系百姓情意浓

杨正超,1982年入党,1999年,任河南省汝南县纪委书记,2005年5月,调任驻马店市纪委副书记。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以来,他始终尽职尽责维护党纪,竭尽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受到了组织的充分肯定和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2003年9月,他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新闻人物”;2004年4月,被河南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200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7月,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在汝南县担任纪委书记6年多来,杨正超以超人的胆识和刚正不阿、不徇私情的作风,在汝南掀起了一场场“廉政风暴”。6年来,在他的带领和组织下,汝南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823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处理党员干部1011人,其中乡科级干部149人,受到处理的党员干部无一人申诉。

在杨正超看来,维护群众利益和维护党纪都是纪委书记的重要职责。他常说:“领导干部是有分工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没有分工的!民之难,就是党之忧,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这些年来,无论是在基层担任纪委书记,还是在驻马店市任纪委副书记,他始终乐于为群众办事,倾心为群众排忧解难。为遭遇不公的老百姓讨回公道,给落难的群众送去温暖,资助生活贫困的学生上学……像这样的事,杨正超不知做了多少,以致许多群众都慕名来找他解决问题。在汝南县纪委,至今仍收藏着老百姓自发送给杨正超的115面锦旗。

十大标兵之六——湖北省鄂州市委政法委原纪检组组长佘太和

“我不得罪他们,就要得罪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把我放在这个位置上,我干一天就得胜任一天。”

满腔热血惩腐恶

湖北省鄂州市委政法委纪检组组长佘太和,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被列入湖北省十大“时代先锋”之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曾就他的事迹作出“事迹感人,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批示;他曾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政法队伍建设先进个人”、“湖北省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并受到中央纪委、监察部嘉奖。

1997年,佘太和调任市政法委纪检组副组长(主持工作)。他深知:违纪违法的政法机关工作人员,虽然只是极少数的害群之马,但他们大多具备丰富的办案和反侦查经验,查处这类案件需要与违纪违法人员斗智斗勇。在查案过程中,他曾多次面临威胁和恐吓,还曾有人将子弹打进了他家的厨房,但这都没有动摇佘太和惩治腐恶的决心。他说:“我不得罪他们,就要得罪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把我放在这个位置上,我干一天就得胜任一天。”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多年来,他牵头查处和协同查办的公检法司干警违纪违法案件79起,处理83人,其中县、科级干部39人。

通过文章反腐败,是佘太和另一种与众不同的斗争方式。因长期在机关工作,佘太和练就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加上他深入基层的作风,疾恶如仇的个性,所以他的文章剖析社会现象,往往一针见血,不留情面。多年来,他写出了一篇篇有影响的鞭挞腐恶的文章,在已发表的近1000篇、80多万字的文章中,有许多反腐倡廉的力作,受到读者的好评。他写的论文《公仆腐败问题探析》还被湖北省纪委、监察厅评为“全省纪检调研文章一等奖”。

十大标兵之七——海南省纪委、监察厅第一纪检监察室原副主任林建智

“我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尽快回到工作岗位,报答组织的关心和同志们的厚爱;还有就是带着妻子女儿去三亚旅游,完成我多年的心愿。”

鞠躬尽瘁终不悔

林建智,1980年参加工作,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海南肥皂厂、海南省监狱局工作。2000年9月,因工作突出,经组织选调,进入海南省纪委、监察厅。他爱学习、肯吃苦、善钻研,在短时间内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查案本领,很快就成为海南省纪委、监察厅能啃硬骨头的“攻坚手”。只要有了大案要案,领导总是先想到他,点他的将。到海南省纪委、监察厅工作5年多来,他先后组织和参与查处了一系列大案要案,其中厅处级领导干部就有10多人。2004年3月,林建智任省纪委、监察厅第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

查办案件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长期的体力透支、精神紧张和使用抗菌素退烧,使林建智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体重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最终被确诊为淋巴癌,于2005年10月入院治疗。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林建智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投入了工作。他的妻子是海南人,但从未去过三亚,结婚的时候,林建智就曾许诺一定带妻子到三亚旅游,但因工作繁忙,他的诺言始终未能实现。妻子坦言,“建智身体好的时候,是党的人,只有病倒的时候,才是我的人。”

在住院治疗期间,林建智仍时常牵挂着工作,用手机和同事保持着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办案中遇到的难题。他说:“我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尽快回到工作岗位,报答组织的关心和同志们的厚爱;还有就是带着妻子女儿去三亚旅游,完成我多年的心愿。”2006年9月28日,林建智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去世,终年45岁。

2006年4月,中共海南省委授予林建智同志“优秀共产党员、模范纪检监察干部”荣誉称号;2006年“七一”前夕,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林建智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十大标兵之八——四川省南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瑛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把难题解决在农家院,把党的温暖送到百姓的心坎上。”

春雨润物爱无声

南江是一个集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身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997年,王瑛只身踏上南江这块红色土地,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为了南江发展,她忘我工作,殚精竭虑。2002年初,县内发生两起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致使3名外地客商撤资的案件,这引起了王瑛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深层次思考。她先后深入全县48个乡镇和26家企业进行广泛调研,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纪检监察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五个零”工作方法,即:建立投诉中心,为民服务零距离;召开专题听证会,干群关系零隔阂;开展“三最佳”创评,监督监察零空当;评选诚信先进,再塑形象零起点;实行投诉查结制,案件查处零搁置。这一工作方法,收到了明显成效。近3年,南江县共招商引资9.8亿元,56家外地客商相继在南江安家落户。

身为纪委书记,王瑛对腐败分子疾恶如仇,办起案来,敢于动真碰硬。几年来,她直接牵头办理疑难案件、典型案件、大要案件52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1000万元。然而,铁面无私的她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她爱群众、爱职工胜过爱自己,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大姐”。王瑛常说:“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把难题解决在农家院,把党的温暖送到百姓的心坎上。”带着这样的信念,她在工作中竭尽所能为百姓排忧解难,与委局同志们一道帮扶了3个边远山村,结对资助贫困失学儿童17名,联系帮扶贫困户和贫困职工46户。对干部,她同样十分爱护,尤其是对受到处分的干部。近3年来,王瑛先后对50多名受过处分的党员干部进行了回访教育,对5名实绩突出的干部大胆向县委推荐,让他们重新走上领导岗位。

十大标兵之九——西藏自治区贡嘎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古桑多吉

“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绝不能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去谋求个人私利,绝不能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

无私奉献在基层

2000年1月,古桑多吉调任贡嘎县纪委书记。几年来,他带领县纪委的同志认真履行职责,秉公办案,为民排忧解难,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任,被称为一心为民的好书记,干部群众的贴心人。2004年,他被西藏自治区纪委、人事厅、监察厅评为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

古桑多吉担任县纪委书记以来,秉公执纪、不徇私情,先后受理来信来访50余件(次),其中立案29件,给予党纪处分16人,给予行政处分8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通报批评2个单位,批评教育40多人,5年内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收缴违纪资金近300万元。

古桑多吉对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几年来,他走遍了全县5镇3乡的各个村庄。每次下乡,他都自带糌粑、酥油,从不要乡里、村里的任何东西,共协调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20多件,为群众协调解决资金35.8万元,使群众重新获得耕地1000多亩,为贫困户、“五保户”、教学点争取资金近10万元,及时预防和阻止了5起集体访、越级访和重复访事件的发生。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在他的努力下得到了妥善解决,有效地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群众称他是“为民排忧解难的好书记”。

“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绝不能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去谋求个人私利,绝不能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这是古桑多吉时刻警示自己的座右铭。几年来,他共拒收财物10多次,折合人民币5万多元。

2006年10月25日,贡嘎县委组织部组织全县干部进行民主测评,推荐拟任上级职务的后备干部,统计结果显示,古桑多吉以唯一多数远远领先其他人,被确定为后备干部。

十大标兵之十——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纪委书记甄久春

“农民工也是我们的员工,一样都要以诚相待,要及时将农民工的工资发放到他们的手中。”

风清气正铸忠诚

甄久春,1984年入党,当过生产一线班长、队长、党支部书记,当过企业的厂长、总经理。宁夏煤炭企业3次大整合,他都当选为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在纪委书记岗位上一干就是6年。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是中国工业企业500强之一,是全国13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之一,拥有煤炭生产、煤炭深加工、电力、冶金等66个生产服务单位,有员工5.7万多人。要搞好这样一个特大型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身为纪委书记的甄久春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此,甄久春将纪检监察工作渗透到企业安全管理、生产经营、开发建设的各个环节,始终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纪检监察工作体系,收到了良好效果。集团公司纪委2003年获“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成果展览组织奖”,2004年获“全区党内法规知识电视竞赛二等奖”,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被自治区纪委授予“全区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2004年、2005年连续三年被宁夏煤业集团评为“先进集体”。

工作中,他思路清晰,无论是开展诫勉谈话,实施效能监察,健全规章制度,建设廉洁文化,还是查办各类案件,他都秉公执纪、敢于碰硬、不徇私情。据统计,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甄久春组织集团纪委受理各类举报信402件,查结394件(次),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55.1万元。

甄久春对基层员工怀有真挚的情感,员工关心关注的难点、热点在哪里,他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2003年,一些媒体有关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报道引起了甄久春的关注,他对纪委的工作人员说:“农民工也是我们的员工,一样都要以诚相待,要及时将农民工的工资发放到他们的手中。”他要求纪委对各部门清欠农民工工资情况进行督察,得到了干部职工的充分认可。

来源:河南监察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