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从春节申遗成功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丨每朵文化浪花都有奔腾的故事
来源:
时间:2024年12月13日
责任编辑:崔程

  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我国申遗工作捷报频传。泱泱中华,文化长河源远流长,新时代文化生机勃发、气象万千,向世界展示着充沛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

  中国为保护文化遗产付出了大量努力

  在申遗文本中,对“春节”有介绍:“春节,在中国农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在这时,人们会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迎接新年,祈求好运,庆祝家庭团聚,促进社区和谐。这种庆祝的过程被称为‘过年’(跨越一年)。”

  中国代表团在巴拉圭申遗现场表示,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寄寓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寄托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在世代传承中,该遗产项目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赋予持久的精神力量,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世界舞台上促进着文明间的交流交往交融。

  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梁亚滨看来,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千百年来,其庆祝团圆、祈求美好和享受幸福的核心价值一直传承未变,成为中国人心中最为厚重的精神寄托。随着中国人逐渐走向世界各地,这种精神寄托也同样如涓涓细流温柔地流向全球每一个角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精神追求。舞狮、汉字、春联、烟花和团圆饭等极富春节特色的元素在世界很多地方成为节日里的重要元素。春节申遗成功,昭示着越来越多的中国非遗跨越五湖四海,成为世界人民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主席南希·奥韦拉尔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文化悠久灿烂,春节申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此祝贺中国人民”,“中国为保护文化遗产付出了大量努力,值得许多国家借鉴”。

  2024年是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通过20年实践,中国已形成既符合自身国情、又与国际衔接,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体系。

  近年来,一大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情况的最新报告指出,目前,中国非遗资源总量近87万项,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557项(包含3610个子项)。认定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068人。通过建立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推进区域性整体保护,以及加快传承体验设施建设,中国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日益健全,传播普及水平不断提升,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多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2023年4月25日,古都西安,在22个亚洲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3个文化遗产国际组织的150位代表的见证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开启新篇章。发布《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西安宣言》,启动亚洲文化遗产基金,成立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作为我国主导创建的首个文化遗产领域国际组织,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是目前亚洲区域内唯一一个文化遗产专门性国际组织。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系统阐释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中国主张,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一倡议指明了人类社会新的合作前景,对于推动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文物是中华文化的物化载体,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的大图景中交融互鉴,绽放出新时代的光华。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汉代、唐代陶俑,元代陶兽……11月8日,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从意大利回归祖国。友好交往、互尊互信,中意两国以文物为桥梁和纽带,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以百年、千年为计,在历史的积淀中携手前行。据专家介绍,该批文物艺术品主要为我国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区的出土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中意两大文明古国拥有的悠久历史、璀璨文明,是共通之处、共鸣之声。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合作持续加强加深,近年来,中意文化合作机制推动两国互办文化和旅游年,首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结好模式,着力将文化遗产地合作打造为中意人文交流新亮点。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所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来都是文明的复兴。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预测中华文明能够给世界提供西方无法提供的方案和智慧。从历史的长镜头来看,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为我们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梁亚滨说。

  12月8日,在重庆召开的第11届国家传播战略高峰论坛暨重庆国际传播学院建设研讨会上,由中国教育部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联合推出的专题报告《寰球民意指数——周边国家篇(2024)》指出,中华文化在周边国家公众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持续增强。

  根据报告,作为旅游目的地,中国具有强劲吸引力。在十个周边国家中,日本、新加坡的受访者显示出最高的访华旅游兴趣。会议当天,还发布了《寰球民意指数——东盟篇(2024)》,显示中国在东盟公众心目中的国家综合实力指数显著上升;东盟公众普遍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备受全球瞩目。

  该报告指出,在文化认知方面,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传播的接受度与影响力持续增强。调查结果揭示了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的广泛影响及其对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意义。未来,通过深化人文交流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发展,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正如中国代表团在巴拉圭申遗现场所指出的,春节申遗成功,有助于弘扬和谐、和平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非遗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面向未来,中国愿携手各方,以非遗为桥梁和纽带,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站在古老的文明、厚重的历史之上,先人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丰富的文化遗产,更是涌动不息的血脉与精神,我们能从中感受到文明的生机勃勃、繁衍不息。文明如水,润泽无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人类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尤其需要文明的滋养和引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进入新时代,我们的文化更加生气勃勃、刚健有为,每朵文化的浪花都有奔腾的故事。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正如马克思所说:“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穆铎)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