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工会首页 -> 文明园地 -> 正文

30年扎根乡村,他是生命的守望者

发布日期:2022-04-03   作者:  点击量:

号脉、询病、开处方早上8点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黄村镇卫生院的一名医生黄希松早已忙碌多时桌上已经看完的问诊号码牌也堆起高高一摞

“早上问诊,脉象更清晰。所以我一般四五点就开始接诊。”黄希松开门见山。

34年前,循着哥哥的脚步,当时年仅25岁的黄希松成了一名乡村医生,被分配到安徽省泾县桃岭村。村子偏,藏在深山,路崎岖,住户分散。“当时,山里有六个分散的自然村,最远的那个,来回要走15里地。”黄希松回忆。

对于他的到来,桃岭村民十分欢喜。村子离县城远,看病费时费力。好不容易盼来了乡村医生,无论啥病,村民们都找黄希松。

上门看诊,进山采药。跨过一个个泥坑,黄希松摸清了桃岭村每户人家的身体情况,谁家老人有慢性病,哪家病人要定期开药,常见病如何治愈……黄希松有一个小册子,专门记着。

过去交通闭塞,加上医疗设施匮乏,为了避免耽误病情,黄希松经常在办公室24小时待命。

1998年的一个雪夜,正在村卫生院整理病患资料的黄希松,突然接到紧急出诊的消息。二话不说,他立即赶往住在半山腰的居民家中。一步一个雪坑,赶到村民家中时,他的手脚已冻到僵硬。

这样的事情,数都数不清,也让村民看见了黄希松高尚的医德和优秀的医术,看到了黄希松守护一方人的热忱。在黄希松看来,正是扎根桃岭村的那15年,让自己对作为一名医者,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职责与使命更加清晰。“病人痊愈后,他们脸上的那种喜悦,太打动人了。”黄希松笑着说,由此,自己也暗暗下定决心:好好钻研医术,不断提升自己,让更多老百姓受益。2003年,黄希松被调任至黄村镇卫生院工作。从乡村到乡镇,不变的是,他的医者仁心。“好久没见,最近哪儿不舒服?”“这个疗程结束,你就能‘毕业’了。”“放平心态,这个病很快就好!”黄希松和病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不像医患,更像朋友。记性不错的他,对很久之前来过的患者仍有印象。

在卫生院里,四处可见来自各地患者送来的感谢锦旗,其中一幅锦旗是芜湖市镜湖区居民老钟送来的,69岁的他因为膝关节受损,一年多来不能正常行走。听闻黄希松医生医术高超,老钟便找到了他。经过半年的调理,现在能正常生活和劳动,彻底告别了病痛。截至目前,来自全国各地患者送来的锦旗超过200面。

患者除了感谢,更多的还是对黄希松的崇敬,这还要从一个特别的“规矩”讲起。在黄村镇卫生院如果患者持有贫困户卡前来就诊,除了医药费之外都能免费。这个“规矩”正是黄希松自己定下的,在他看来,救死扶伤的同时,能帮助更多困难家庭解除病痛是一件对社会和个人都有意义的事情。这对于困难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黄希松如一棵青松给人以希望。

在这片大山之中,黄希松上下而求索,践行着一名乡村医生的责任和使命。“我能做的,就是守护好村民健康。”黄希松说,“只要有需要,就会尽全力为大家服务。行医这条路,我会一直走。”

2021年4月

黄希松入选“中国好人榜”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