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工会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新时代下的精神文明建设

发布日期:2022-06-15   作者:  点击量: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十九大对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作出的又一重大政治论断。这一新变化,意味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更高层次的要求日益增长;意味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们要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这个新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利民、惠民体现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各个方面,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拓宽领域、补齐短板,贴近需要、走进百姓,引导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进百姓,必须顺应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做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工作。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在精神需要、价值需要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追求。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做凝聚人、引领人、培育人的工作,其特点在于群众性。无论是思想道德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都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从群众中发现典型,做到群众评、群众学,文明创建让群众当主角,志愿服务让群众广泛参与,引导人民群众在参与创建中受到教育、提升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同时,我们要坚持从最能形成共识的"爱、敬、诚、善"入手,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升华为人们的家国情怀和精神追求,在全社会形成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良好风尚。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进百姓,必须强化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中还不平衡,同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人民群众对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增进人际互信、强化公德建设、推进生态道德建设、扩大创建覆盖面等方面还有更多的期待。要深入推进道德风尚高地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和集中整治并举,下决心解决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不文明陋习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更有获得感、自豪感、幸福感。

聚焦新目标,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在实处

党的十九大不仅明确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而且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把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作为重要目标内涵。精神文明建设不同于修公路、盖大楼,而是在精神领域搞建设,建设的是思想道德和文明风尚,更需要脚踏实地、稳打稳扎,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我们既要保持"急不得"的心态和定力,又要采取"慢不得"的行动和措施,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实现社会文明程度的持续提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