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基础部党员读书活动作品选 侯冬梅

    时间:2010-12-28 00:00:00  作者:  点击: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98858vip威尼斯下载基础部 侯冬梅

    中国历史的、现实的所有制度现象、所有问题是不是只由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外围、内患所决定?中国创造的古代文明是否真的如我们所公认的那样伟大而没有隐患?当今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是否都已西洋化而脱离了传统?我们究竟该怎么看待自身,又该怎样看待学术问题?我们又该读什么样的著作、怎样看待历史著作?……

    这一系列时而相关、时而无关的问题常常萦绕在我心间,直到看完华裔美籍学者黄仁宇先生的力作《万历十五年》之后,才眼前为之一亮,心胸豁然开朗!

    《万历十五年》在我的书架上已经稳居数载,前后不知道被我翻阅过多少次,光读书笔记就作了近百页。每每读来,都有重温真理、迷途识津之感。好书不厌百回读,一百次阅读,就有一百次收获,每次都有新发现,每次都有大震撼。

    但我毕竟还没有读够一百遍,毛泽东说“《红楼梦》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我在此仅能凭借自己粗浅的阅读感受谈一些想法。

    一、我之名著观

    究竟什么样的书才能算得上是名著?

    一提到名著,首先浮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再想一想,也许还有几部外国作品。但想来想去,都跳不出文学作品的小圈子。“著”即著作,所以并未言及一定就是文学著作或是科学著作。名著当中有一大类便是史学著作,有的兼有文学性,如《史记》;有的兼有文化性与思想性,如《万历十五年》。读史使人明智,我是个有历史情结的人,因而是不能错过《万历十五年》的。

    名著是否一定要古人所著?

    未必!古人也有年少时,古人也曾是今人,古人所著之名著,在著作之时并未被意识到。与其说古人是老先生,还不如说古人是小孩子,因为后人所知道的历史一定比古人多,从这个程度上讲,我们反倒是古人的老先生。中国人讲“盖棺定论”,确实是越后来的历史评析,就越全面而深刻。

    衡量名著的标准首先可以看发行量。《万历十五年》自刊行之日起,仅三联书店和中华书局两家在中国大陆的印数就已经超过了五十万,在全世界上,它的读者已经超过一千万,而且这个数目还在增长!衡量名著更要看它的影响与意义。时下诸如韩寒、郭敬明之流的单部著作发行量虽然也创下新高,但其影响却不能与《万历十五年》同日而语,读了一本下来未必再想读第二遍,对于《万历十五年》而言,它却是一部享誉海内外的优秀史学著作,研究它、喜爱它的不乏其人,比如我。

    名著的评判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我认为二者兼而有之。世上流行的说法必然有它的道理,这是客观的。但它只是一个普遍的一般道理,要因人而异。对于个人,“名著”之“名”,是给个人以影响,我认为,凡是对我有好的影响的著作皆是我的名著,凡是对我没有影响的,都是他人

    的名著。

    这是个个性化时代,对于名著的评判也要有个性!

    二、我之良史观

    所谓良史,可以客观全面展示史实,可以深刻挖掘时代内涵,也可以有个人独到见解,写他人之无法写,言他人之不能言。

    中国的二十四史,公认的良史是前四史,即《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后学之作,虽有大文豪欧阳修主笔的《新唐书》,又有重臣张廷玉参编的《明史》,但其价值都无法与前四史相提并论。正如杰里.巴勒克拉夫所言,“最有推动力作用的那些史学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独立完成的”。因为历史学家的个人著作是其学术研究的集中体现,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虽然可能偏激,但也无妨,因为“真理往往是偏激的”(鲁迅语)。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作者可以通过夸张的、极端的语言加以描述,这是思想的力量,而不是一群人妥协的结果。

    好的史书也未必事无巨细地叙述史实,在读者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后,我们更需要《万历十五年》这样的“大历史”。这种“大历史”不纠缠于历史的细枝末节,而是将历史高度抽象,从而上升为理性的思考,更加深刻地分析历史、分析当今。我们学习研究历史,不是为了历史而历史,“观今宜见古,无古不成今”,历史的作用是指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最终的目的是人的关怀,而《万历十五年》便是这样一部史书。

    当然,像《万历十五年》这种个人优秀著作,其中有些理论还有待考证,但它给我们的却是另一种思维方式,另一种视角和态度,也许它将开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虽然它不能用作高校教材,但它比那些北大的学院和清华的研究所的合编教材更具启示作用。

    良史当如《万历十五年》!

    三、我之国史观

    中国古代政治的最鲜明特点是观念治国。

    早在国人历史早期,古人便凭借想象将世界和自身进行描述和理解。这倒也不稀奇,几乎所有文明的早期都有这个特点。但将想象充分赋予到政治中的,中国却是为数不多的。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分封诸侯国。周公同几乎所有的古人一样,不能科学地理解天下的构成;他同时认为周王贵为天子,万民理应万世顺从,但后来的事实表明,并非如此。周朝人力图使政治体制顺应自然,但由于知识的局限,实际是让自然顺应了他们的意志,这便造成了政府行为自上而下的惯例,而中国人的性格在周朝初年最终形成,后世之人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一观念,改都改不了。

    再到后来,观念由对天的感性过渡到对儒家思想的理性。历朝历代的首要任务与其说是治国,莫不如说是对儒家思想的推广和执行;皇帝及中央政府的最重要责任与其说是推布政令,莫不如说是身先士卒,践行儒家礼仪,与万民做表率。至此,儒家思想也可以称之为儒教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是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政治传统。中国地域太大,自古而然,技术发展的限制迫使从周公起的统治者以观念规划全国,形成一套独有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上端细致入微,下端粗糙肥大。上端的统治者一是看不清下端复杂多变的实情,二是实在没有能力去处理数以千万计的分散在各地的小自耕农集团。为了统治的便利,只有靠观念,即后来的儒家道德。这种道德一来可以统一文官观念,让他们即使分散在各地,与中央隔绝,也能力解当地的疑难;二来可以规范百姓,使他们各自安分守己,少为国家制造麻烦。道德的产生是因技术的无奈,而实战的结果表明,道德的力量远远超过行政和司法,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以德治国”的原因。

    这种德治方式在起初是有利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秦汉、隋唐创造的盛世王朝。然而时代在发展,我们永远也找不到放诸四海而皆准道理,永远也找不到一劳永逸的创造。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到了明清时期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中国在历史的坐标系中开始走下坡路,这也许就是黄仁宇先生创作《万历十五年》的缘故。

    《万历十五年》并非只写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故事,也并非只写万历年间的故事,他写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优越的终结,是对“以德治国”的深刻剖析。取名“万历十五年”也许只是个象征,也许只是因为音韵的和谐。

    中国古代德治政治的优越性结束了,形式也结束了,但它的流毒却远未终结。儒教的本本没有多少人再学习了,儒教的精华没有多少人再记得了,但儒教的糟粕却深

    深扎根在现代人的心灵深处,因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几千年,而进入现代社会还不到一百年。这种扎根的结果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劣根性,这就是现代中国人还存在的诸多毛病。即便是年轻人,任你穿的很“哈韩”,吃的很“欧美”,唱的很“港台”,但骨子仍未脱离中国人的“奴性”以及其他任何“恶劣性”!儒教讲究“仁”,二“人”即为“仁”,中国人是研究人的人,最擅长“玩人”、“治人”、“整人”,因而任何朝代的任何一级组织的任何一次改革与反改革、革命与反革命,始终绕不开人事的问题,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对人的整肃。这也是中国当今政治改革的根本阻力之所在!

    一本《万历十五年》读完了,但我们要读的书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

    98858vip威尼斯下载基础教学部  地址:郑东新区金龙路188号   电话:0371-61130077  邮编:451464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