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读后感
周岩
机智是智慧的意蕴,智慧是机智的积淀。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研究中,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可能会遇到不少的问题和困惑,亟待我们拥有解决问题的实践智慧。机智是一种敏感的、全身心的、审美的感知能力,机智不可以事先计划,受见解的支配的同时又依赖情感,并“打动”他人。在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作者从日常生活中的鲜活案例入手,娓娓道来,使我们感受到教育其实是一门艺术,教育需要实践智慧,教育需要转向体验世界,在体验中开启我们的理解力和反思力。
在本书里,作者范梅南教授不时地例举出父母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教师的教学经验方面的例子,不断地提醒作为教师的我们与自己所教的学生的“替代父母”的关系。因为在学校里教师对其所管辖的学生负有像父母亲般的责任,教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孩子寄予希望,能建立起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和喜爱。这就是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爱戴的好教师。
一个好的教师究竟要具备哪些最基本的素质呢?来看一看书里的解释:职业使命感,对学生的喜爱和关心,高度的责任感,道义上的直觉能力,自我批评的开放性,智慧的成熟性,对学生主体性的机智的敏感性,阐释的智力。对学生需求的教育学的理解力。与学生相处时处理突发事件的果断性……最后,幽默和朝气蓬勃也很重要。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道德品质。“学会爱每一个需要爱的学生”,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基本师德。同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价值的过程;主要途径是对教学进行持续不断地研究和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性反思。优秀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
书中谈到“教学机智的表现方式”时是这样解释的:教学机智主要体现在与孩子们相处时的关心取向上。这与其说是某种可观察到的行为表现还不如说是一种主动建立起来的关系方式。它可以表现为自身的克制,对孩子经历、体验的理解,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情境中充满自信,还可以表现为一种临场的天赋。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教师更多的是作为学生做人的引路者,学习的协助者、支持者、促进者,而不再是灌输者、控制者。把自己和学生看作是同样具有鲜活生命和人性尊严、同样具有丰富情感和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用自己的语言、沉默、眼神、动作、建立气氛以及树立榜样来加以调和的。
读了这本书,给我们广大教师最大的感受是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多注意教学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和经历。因为教学机智就蕴涵在其中。
教学机智不是单纯的技能和技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禀赋,更不是虚情假意的做秀,它是一种充满教学智慧,具有较高层次的教学艺术,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是教师个性品质、教育理论素养、教育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熔铸的合金。
教学机智表现为教学过程中敏锐的观察、准确的判断、果断的行动和适当的处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地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灵活创造的能力,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教师管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独特的能力驾驭课堂,用教学心理对待偶发事件,把握教育契机,都是教学机智发挥的作用。一个拥有了教育机智的教师,就是那段沉默所蕴涵的深意,就是那个手势所代表的力量,就是那道目光所传达的温暖,就是那席话语所带来的震撼。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遇到不少的问题和困惑,教学情境是不断变化的,因为学生在变,教师在变,气氛在变,时间在变,总之,我们教师在不断地面临挑战,正是这种在普通事件当中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和把看似不重要的事情转换使之具有教育意义的能力才使得教学的机智得以实现。
作为一名教师,其内涵比传授知识和技巧要深得多,还有些东西是不能传授的,所以我要说看了这本书并不是学会了多少教学机智,而是有了运用教学机智的自觉性,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着范梅南教授所遵循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是空空的容器,他们来到这个学校不是让教师通过特定的方法给他们灌输课程内容,记住这一点,我们的教学就有了更多的内涵。